登录  |  注册 网站导航 家纺百事通欢迎您!
首页 > 家纺资讯 > 公众圈美文 > 家纺城公众圈:四个老板卖同样的产品,为何结果差别那么大?

公众圈美文

家纺城公众圈:四个老板卖同样的产品,为何结果差别那么大?

来源:家纺百事通发布时间:2016-01-26

一老太太去买水果,路过四个水果摊。四家卖的苹果相近,但老太太并没有在最先路过的第一家和第二家买苹果,而是在第三家买了一斤, 更奇怪的是在第四家又买了两斤。

这是怎么回事?

案例一:不探求客户需求都是无效介绍

老太太去买水果,路过水果摊,看到卖苹果的摊主,就问道:“苹果怎么样啊?”

摊主回答:“我的苹果特别好吃,又大又甜!”。

老太太摇摇头走开了。

只讲产品卖点,不探求需求、都是无效介绍,做不了单。


案例二:亲自体验产品才能说出卖点

老太太又到一个水果摊,问:“你的苹果口味怎么样?”

摊主措手不及:“早上刚到的货,没来得及尝尝,看这红润的表皮应该很甜”。

老太太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了。

对产品了解一定是亲自体验出的,亲自体验感受出的才是卖点。只限于培训听到的知识,应对不了客户。


案例三:为何自然销售难以将单值放大?

旁边的摊主见状问道:“老太太,您要什么苹果,我这里种类很全!”

老太太:“我想买酸点的苹果”。

摊主:“我这种苹果口感比较酸,请问您要多少斤?”

老太太:“那就来一斤吧”。

客户需求把握了,但需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?丧失进一步挖掘的机会,属于客户自主购买,自然销售不能将单值放大。


案例四:挖掘更深需求,构建情景

这时她又看到一个摊主的苹果便去询问:“你的苹果怎么样啊?”

摊主:“我的苹果很不错的,请问您想要什么样的苹果呢?”(探求需求

老太太:“我想要酸一些的。”

摊主:“一般人买苹果都是要大的甜的,您为什么要酸苹果呢?”(挖掘更深的需求

老太太:“儿媳妇儿怀孕了,想吃点酸的苹果。”

摊主:“老太太您对儿媳妇儿真是体贴啊,将来您媳妇儿一定能给您生一个大胖孙子。(适度恭维,拉近距离)几个月以前,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的,她们就来我这里买苹果,(讲案例,第三方佐证)您猜怎么着?这两家都生了个儿子,(构建情景,引发憧憬) 你想要多少? (封闭提问,默认成交,适时逼单 ,该出手时就出手

老太太:“我再来两斤吧。”

老太太被摊主说得高兴了(客户的感觉有了,一切都有了)。摊主又对老太太介绍其他水果。

摊主:“橘子也适合孕妇吃,酸甜还有多种维生素,特别有营养 (连单,最大化购买,不给对手机会),您要是给媳妇儿来点橘子,她肯定开心!(愿景引发)”

老太太:“是嘛!好那就来三斤橘子吧。”

摊主:“您人可真好,媳妇儿要是摊上了您这样的婆婆,实在太有福气了!”(适度准确拍马屁,不要拍到马蹄子上

摊主称赞着老太太,又说他的水果每天都是几点进货,天天卖光,保证新鲜(将单砸实,让客户踏实),要是吃好了,让老太太再过来(建立客户黏性)。

老太太被摊主夸得开心,说“要是吃的好,让朋友也来买”提着水果,满意的回家了。

通过这个案例,同是做老板的你看出了什么道理?如今同质化的产品在各行各业中都非常普遍,而要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,并收获良好口碑,需要抓住客户的精准需求。


销售究竟卖的是什么?送给大家几段金句:


生客卖的是礼貌

熟客卖的是热情

急客卖的是效率

慢客卖的是耐心

有钱卖的是尊贵

没钱卖的是实惠

豪客卖的是仗义

时髦卖的是时尚

小气卖的是利益


享受型卖的是服务

挑剔型卖的是细节

犹豫型卖的是保障

随和型卖的是认同


这才叫销售!


家纺百事通版权及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家纺百事通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家纺百事通,转载使用时务必注明"来源:家纺百事通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家纺百事通)"的作品,均为转载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家纺百事通尊重各行业网站及通讯员之版权,如发现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,请与我们联系。家纺百事通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。
4、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tousu@jfbst.com(电子邮箱)。
本月热点
新品发布会预告
展会预告
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媒体合作 在线帮助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