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  |  注册 网站导航 家纺百事通欢迎您!
首页 > 网销导航 > 电商资讯 > 董小姐说智能手环太浮躁格力不做

董小姐说智能手环太浮躁格力不做

来源:互联网发布时间:2015-07-15

家纺百事通网讯】近日董明珠在接受某家媒体采访,当被问及是否有考虑做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时,董明珠回复:“手环算了。我觉得,我们做产品,不是为了热闹,也不是为了赚钱,要设身处地为你的用户想,才有生命力,所以那种浮躁的产品,我不会做的,我一定要做对消费者有意义有价值的产品。开发这种产品开发才有价值。”智能手环的状况是否真的如董明珠所言?对此,一直高调进军智能手环业务的雷军又怎么看?

热闹:手环们都很忙

曾几何时,名为“智能穿戴设备”的东东悄无声息的闯进人们的视线中,上演着一场场的集中大爆发。据美国信息咨询HIS发布的穿戴式科技白皮书预计,到2016年可穿戴设备将达到3900万至1.7亿部的出货量。诱人的市场前景,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和硬件厂商投入。

国内市场,一大批穿戴式设备们扎堆而至。记者在某电商网站上搜索“智能手环”,结果有2000多件商品,有上千元的手环,也有几百元一个的不知名品牌手环,不少卖家月出货量达到数百件。有些不到200元的手环,甚至还兼具通话功能。在电子市场里,也有各式睡眠计步器、儿童防走失手环、蓝牙手镯之类的智能手环产品,其中大多数是不知名的小品牌。

看到如此这般热闹场景,第一感觉就是手环们确实都很忙。

赚钱:香饽饽还是明日黄花?

不可否认,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市场规模的上限潜力极大。据市场调研公司Juniper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,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可穿戴设备2018年将达到190亿美元。在未来可能促使每人拥有一个或多个可穿戴式设备,从而与手机、电脑形成容量规模相当的市场。

但是,当前的可穿戴式设备还是个新兴产品,虽然面临市场爆发期,但规模和成熟度都还需要一定历程。加上智能手环先天性存在不足,硬件本身并不存在黏性,市场前景并不清晰明朗。不知各位大佬们有没有想到,可能今天看来的手环们还是个“香饽饽”,但不久就成为了明日黄花。前路尚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,智能穿戴式设备还真不知何去何从......

而对于急于试水可穿戴市场的手环们,或者可以学习一下某公司,从最初的硬件研发转向做软件服务,通过社交等其他途径来提升黏性,从而更好地进军可穿戴市场布局。

鸡肋:对消费者的意义?

国内各种智能手环、智能手表早已充斥市场,大部分出自此前生产山寨手机的小厂。不过,一些用户觉得,除了运动、睡眠、饮食这些数据,以及与朋友互动外,这些所谓的可穿戴设备还谈不上提供有价值的内容。

其实我们可以发现,智能手环中都具有靓丽多彩的外观以及五花八门的功能,这些只不过是华而不实或者是画蛇添足而已,如上面所说,手环们都不会成为日常必备用品。而且很多功能在使用时,还得依靠手机统计和分析,才能获得健康监测数据。事实上,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智能手机、手表集成了运动健身功能。

也就是说,仅配备运动传感器、功能单一的手环将不再受欢迎,智能手机将逐渐取代这些简单的设备,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。Lark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ulieHu就表示,运动手环等设备最终将被集成低功耗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所取代。

而最终,能够存活于市场的运动监测设备,必须具备更先进的硬件特性,如可以通过肌电图分析肌肉纤维活性的Leo手环等,这些设备必须具有超越苹果和谷歌智能手机的性能,否则很难存活。

家纺百事通版权及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家纺百事通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家纺百事通,转载使用时务必注明"来源:家纺百事通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家纺百事通)"的作品,均为转载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家纺百事通尊重各行业网站及通讯员之版权,如发现本网未署名而刊登您的稿件,请与我们联系。家纺百事通热诚欢迎家纺行业相关人士成为本网通讯员。
4、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tousu@jfbst.com(电子邮箱)。
实力家纺电商
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媒体合作 在线帮助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